预计未来两年内,每年的新增装机可达到5-6吉瓦。
问:您怎么看大数据对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影响?答:数据的作用,就是可以实时了解电站的运转情况。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因为用电数据+发电的数据,就可以合理的匹配出需求。数据来源:淘科光伏宝而就目前的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贷款产品来看,还没有一套很好的体系来保障光伏电站收益的贷款模式,金融机构还在观望,他们觉得小额贷款很麻烦,不如贷款给大企业,一口气几千万几个亿,比较省心。能豆君:您认为数据业务的盈利点在哪儿?答:Opower是最典型的做基础数据收集的公司,他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但是它一直都在大亏,没盈利。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想做高层级的数据分析,但如果最基础的数据没有处理好,再往上的数据也是搭不好的,直接做高层数据很假大空。如果融资问题不能解决,光靠自有资金的撑不起来整个市场的。
因为做基础数据收集,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盈利的,所以主要还是要考政府补贴去推动。我认为,现有的能源数据方向的公司应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不是从头到尾全部做。但要想成功落地,还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引导。
兴业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共性。此外,还可引入保险产品,分散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风险。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红维告诉记者,兴业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造价在7元到8元每瓦,现在国家每度电补贴0.4元,投入产出算下来是有盈利的。由于种种原因,嘉兴模式复制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确定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8GW。尽管如此,距离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仍很遥远。
业内人士指出,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首先要有产权明晰的屋顶资源。然而时近年末,光伏装机量并不乐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袁睦然认为,融资难、项目收益不稳定、建筑屋顶难找等多种障碍都影响到上半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和各级政府有望推动住建部门设定强制标准,将迎来真正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
但最大的问题是屋顶不好找,因为一个项目的回收周期通常在20年左右,如果期间业主产权发生变更,项目是否能延续就存在很大变数,这也是很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的重要原因。为破解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难题,今年8月4日,国家能源局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的现场会,推广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的嘉兴模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是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材料而成为建筑有机体的集成技术。设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
刘红维建议,用电需求大的东部沿海地方政府应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统一规划,由政府统一协调落实屋顶或土地资源。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爱兴说。
受上述政策引导,下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开发企业对分布式项目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该技术可使建筑实现多功能化,不仅能实现系统发电,缓解供电压力,而且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达到夏天散热、冬天保温的效果。
今年9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对于分布式光伏政策进行进一步改进,例如规定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扩大了补贴范围。其次,谁投资的问题也需要有好的商业模式来保障。据估算,全国可用来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筑资源约为1.2万平方公里,可用来建设18亿千瓦时的装机容量,需要投资约12.2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业内人士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要加快落地,必须跟建筑结合,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道路。据光伏行业专家透露,目前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约4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距离目标则更是差得远。业内人士认为,可以由建筑业主投资,也可以由第三方投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各地、各企业可以视情况而定,最后一致的方向是政府逐步退出,由市场主导,共同做大分布式光伏应用终端
刘红维建议,用电需求大的东部沿海地方政府应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统一规划,由政府统一协调落实屋顶或土地资源。今年初,国家能源局确定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8GW。
业内人士指出,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首先要有产权明晰的屋顶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袁睦然认为,融资难、项目收益不稳定、建筑屋顶难找等多种障碍都影响到上半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
该技术可使建筑实现多功能化,不仅能实现系统发电,缓解供电压力,而且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达到夏天散热、冬天保温的效果。然而时近年末,光伏装机量并不乐观。
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红维告诉记者,兴业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造价在7元到8元每瓦,现在国家每度电补贴0.4元,投入产出算下来是有盈利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是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材料而成为建筑有机体的集成技术。据估算,全国可用来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筑资源约为1.2万平方公里,可用来建设18亿千瓦时的装机容量,需要投资约12.2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兴业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共性。
为破解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难题,今年8月4日,国家能源局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的现场会,推广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的嘉兴模式。据光伏行业专家透露,目前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约4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距离目标则更是差得远。
受上述政策引导,下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开发企业对分布式项目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由于种种原因,嘉兴模式复制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爱兴说。但最大的问题是屋顶不好找,因为一个项目的回收周期通常在20年左右,如果期间业主产权发生变更,项目是否能延续就存在很大变数,这也是很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的重要原因。
其次,谁投资的问题也需要有好的商业模式来保障。业内人士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要加快落地,必须跟建筑结合,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道路。设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此外,还可引入保险产品,分散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由建筑业主投资,也可以由第三方投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各地、各企业可以视情况而定,最后一致的方向是政府逐步退出,由市场主导,共同做大分布式光伏应用终端。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和各级政府有望推动住建部门设定强制标准,将迎来真正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
尽管如此,距离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仍很遥远。今年9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对于分布式光伏政策进行进一步改进,例如规定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扩大了补贴范围。
但要想成功落地,还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引导尽管如此,距离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仍很遥远。